勝王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阿貝力龍科恐龍,誕生于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屬于肉食恐龍中的大型物種,體長普遍可以達到6.5米,和瑪君龍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系,屬于原始物種,最大的特點就是眼睛上長有角冠,第一批化石是在亞洲的印度半島發(fā)現(xiàn)的。...
發(fā)布時間:2024-07-14 01:00:16
施氏無畏龍雖然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但是和目前陸地上最大最重的泰坦巨龍類恐龍相比,它的體長也是排在前列的,即便是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全部770多種恐龍中也能夠排到至少40位,相當于現(xiàn)代的4層樓高,完全能夠和潮汐龍、腕龍等超巨型恐龍媲美了。
施氏無畏龍是典型的植食性恐龍,由于體型龐大它每天都需要進食大量的植物,因此它的咀嚼能力是很強的,這也得益于它密集且細小的樹葉狀牙齒。根據(jù)施氏無畏龍的化石就可以看出,它的尾巴和脖子都非常修長,其中尾巴達到了9米長,占到總長的四分之一,而脖子則相對較短,但是直徑也粗至90厘米,可見它的真實體型到底有多么龐大。
施氏無畏龍主要生活在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當時有比它體型更大一些的普爾塔龍,還有比較小型的小頭龍、齒河盜龍等,當然也不乏一些兇猛的肉食恐龍,比如阿貝力龍超科恐龍。不過施氏無畏龍由于生活于溫帶森林,再加上又擁有著如此大的軀干,所以基本上每天都是不斷的大口啃食植物和樹葉,非常的貪吃。
施氏無畏龍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這批化石當時就埋藏于西南地區(qū),在9千萬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森林。據(jù)說也因為施氏無畏龍的體型過于龐大,使得它的化石一共出土了100多塊,但是這還不是全部,其中包含了頸椎骨、肩胛骨、肋骨、牙齒、下顎骨以及指爪等各種骨骼。
下一篇:沒有了
勝王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阿貝力龍科恐龍,誕生于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屬于肉食恐龍中的大型物種,體長普遍可以達到6.5米,和瑪君龍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系,屬于原始物種,最大的特點就是眼睛上長有角冠,第一批化石是在亞洲的印度半島發(fā)現(xiàn)的。...
發(fā)布時間:2024-07-14 01:00:16
瑞氏普爾塔龍是一種蜥腳亞目下的泰坦巨龍類恐龍,誕生于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體長大多可以達到25-30米,屬于蜥腳類恐龍中最大的一種,甚至被專家稱之為恐龍之王,只有南美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才能與之相比。...
發(fā)布時間:2024-07-14 00:00:22
髂鱷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暴龍超科恐龍,誕生于1.69億年前-1.64億年前的侏羅紀末期,它屬于中型肉食恐龍的一種,成年后的體長普遍可以達到4-5.2米,被認為是暴龍類恐龍中的原始物種,最早一批化石是在英國發(fā)現(xiàn)的。...
發(fā)布時間:2024-07-13 23:22:09
鯊齒龍是非洲發(fā)現(xiàn)的體型最大的肉食恐龍,雖然腦容量不足,比較莽撞,但是它的攻擊力確實很強的,1.6米的大嘴能夠瞬間撕碎獵物,而棘背龍和它生活于同一時代,體型也非常相當,那么到底鯊齒龍VS棘背龍會產(chǎn)生什么神奇的結果呢?下面就跟著奇趣聞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發(fā)布時間:2024-07-13 23:01:06
白堊紀時期正好是恐龍數(shù)量最鼎盛的時期,因此也涌現(xiàn)了不少強悍的肉食恐龍,它們大多體型龐大,擁有著鋒利的指爪和尖牙,不管是在陸地還是水中都能夠游刃有余,如果不是小行星,它們幾乎一直都能處于食物鏈的頂端,下面就跟著奇趣聞小編一起來看看白堊紀十大最強恐龍到底有哪些吧!...
發(fā)布時間:2024-07-13 22:01:57
鯊齒龍科恐龍誕生于1.5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曾經(jīng)岡瓦納大陸和勞亞大陸上最大的頂級掠食者就是這類恐龍,足跡幾乎遍布全球,比如亞洲的假鯊齒龍、南美洲的南方巨獸龍等,最大的體型可以達到14.5米,下面就跟著奇趣聞小編一起來看看鯊齒龍科中到底有哪五大恐龍吧!...
發(fā)布時間:2024-07-13 21:00:48
一般來說鳥的祖先是始祖鳥,但是這一說法也曾經(jīng)遭受質疑,在2011年中國古生物學家徐星發(fā)表了一篇論文,認為始祖鳥與近鳥龍類關系更近,屬于有羽恐龍的一種,但是過去有長達百年的時間,人們都認為始祖鳥是最早的鳥類,并且也有大量的鳥類獨有骨骼衍征在恐龍化石中發(fā)現(xiàn),所以它們的界限并不清晰。...
發(fā)布時間:2024-07-13 20:00:17
貓的祖先很可能就是古肉齒類動物中的最原始成員-小古貓,也被稱為古貓獸,它被認為是所有現(xiàn)代肉食動物的祖先,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犬科和貓科動物,它擁有五指,雖然四肢較短,但是擅長攀爬樹木,誕生于4千萬-5千萬年前。...
發(fā)布時間:2024-07-13 19:00:28
鵝屬于鳥綱下的一個演化支,因此和所有的鳥類一樣,最為原始的祖先就是始祖鳥。而我們經(jīng)常飼養(yǎng)的家鵝的祖先則是野鴻雁或者野灰雁,至今家鵝都還保留著兩種不同的演化特征,比如由灰雁馴化來的家鵝頭頂帶有瘤狀物,而由鴻雁馴化來的家鵝則沒有。...
發(fā)布時間:2024-07-13 18:00:20
山羊作為幾千年前最溫順的野生動物,人類早早就將其馴化,但是至今也無法找到關于山羊和綿羊的直系祖先,沒有相應的確切化石證據(jù)。但是可以確定的是99%的家山羊都擁有著野山羊的基因片段,比如其中有112個片段就是高加索羱羊給予的,而105個則是它本身的基因鏈。...
發(fā)布時間:2024-07-13 17:00:19
生物大爆發(fā)一共分為兩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寒武紀生物大爆發(fā),其次就是奧陶紀生物大爆發(fā)。寒武紀生物大爆發(fā)的時候是在5.42億年前-5.3億年前,大量的物種在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并且達到繁盛,比如在這一地層中發(fā)現(xiàn)了非常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而奧陶紀大爆發(fā)則是一些疊層石生物消失,濾食性、海藻類等,海洋無脊椎動物在這時數(shù)量一度達到頂峰。...
發(fā)布時間:2024-07-13 16:00:16
黑子之所以形成是因為這一區(qū)域的溫度較低,而之所以溫度低則是因為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強磁場,使得這一塊區(qū)域抑制了太陽內(nèi)部能量的釋放,從而將溫度從6000多攝氏度瞬間降低到4000多攝氏度,因此遠遠看起來就像是太陽上出現(xiàn)了一個黑斑。...
發(fā)布時間:2024-07-13 15:19:57